潍坊华光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WEIFANG HUAGUANG HIGH-TECH CO.,LTD.
全国服务热线:0536-8222888
华光科技系列宣传之二 科技塑造中华之光
来源:华光高科 时间:2016-10-7 9:44:02 点击: 

题记:80年代初,在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浸润的齐鲁大地,崛起了一个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这就是后来的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光研制的全国第一台电子出版系统,使汉字进入计算机,实现了中国汉字告别铅与火,走向光与电的印刷革命。华光电子出版系统曾一度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在华光,还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国产程控交换机,其农用交换机曾遍布全国农村电信市场。
  华光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数不清的辉煌。

  一、从零起步到华光VII型
  1977年,潍坊的计算机工业才刚刚起步。就在这一年的年底,在潍坊计算机厂(华光科技的前身)研制出了第一台DJS-130数字电子计算机。从此,科技在这个不起眼的企业扎下了根。
  中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而在20世纪70年代,当世界印刷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时候,我国的印刷还停留在火铸铅字、手工排版、铅字印刷的落后状态。1974年8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一项名为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的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被确定下来,这就是著名的748工程。由当时的潍坊计算机厂和北京大学合作研究其中的关键部分激光照排控制器,也就是现在的光纤图像处理器。
  由于汉字字体多,笔画复杂,每种字体标准要求要达到6763个字,后来的标准又提高到2万多个字。在当时计算机内存很小的情况下,要把这么多汉字存入计算机,需要采用高倍压缩技术。另外,排版问题也相当复杂。中国的排版和国外不同,讲究新闻和艺术结合,讲究精雕细刻,而因此必须要采用交互式排版方式,而这种排版方式对计算机内存占用很大。
  经过2年多的联合攻关,1979年7月27日,中国第一台激光汉字处理系统在华光生产出来,因此也叫华光I型机。由这台系统排印的第一张小报版样张是周总理的文章《五豪之剑》。邓小平同志看到该样张后,当即指示应予支持
  华光的总工程师向阳,当时参加748工程攻关的时候还只是个30岁的年轻人。而就是现在回忆起当时看到第一份样张时的情景,他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十分肯定地说:效果确实要比铅印的好得太多了
  但是,限于硬件条件,华光I型机性能很不稳定。在该系统基础上,科研人员向系统的小型化和实用化进行再度攻关。1983年9月华光II型机面市。1985年华光II型电子出版系统在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引起巨大轰动,被国际科技界誉为技术的奥秘。同年12月,华光II型机又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首。
  荣誉接踵而至,华光却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1986年华光III型机研制成功。当年,《经济日报》使用该系统进行报纸印刷,成为世界第一家采用光与电进行组版和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
  为进一步减少照排控制器的体积,提高汉字字形还原生成速度,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华光公司联合设计了两块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以此为基础于1987年底推出了新的照排控制器,这就是华光IV型电子出版系统。
  限于当时的形势,1988年华光决定开发拥有自主版权的华光V型彩色电子出版系统。在1992年一年多的时间里,华光研制并生产了彩色电子出版系统、普及型轻印刷系统、新闻资料检索系统等,形成了华光V型电子出版系统系列化产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后来华光又与《经济日报》和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合作研制了远程传版系统,解决了当时采用传真版和航空版给异地印刷造成的限制,成功地使异地报纸印刷点实现了同时开印,填补了国内空白。
  特别让华光人感到骄傲的是,华光V型彩色电子出版系统作为我国自行研制和生产的彩版印刷系统,在92年实现了首次出口,走向国际市场。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侨报》和法国巴黎的《欧洲时报》相继订购了12套华光电子出版系统。《侨报》因此成为全球第一家进行彩色印刷的中文报纸。
  华光V型机出口创汇,使华光人更增添了攀登新的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1995年底,华光自主开发的华光VII型苹果电脑彩色电子出版系统投放市场。
  从华光I型到华光VII型,15年的时间华光人拼搏奋进,不畏艰难,在中国照排史上,走出了一条足以自豪的华光之路。

  二、走3C模式,通信领域称雄
  如果说华光电子出版系统为中国人圆了千年之梦的话,那么华光人以超前的眼光抢先研制当时国内最先进的电话交换设备程控交换机,同样为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照排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华光人已经在规划新的未来。
  1987年,在潍坊市政府的支持下,华光确立了自己新的发展方向,这就是著名的3C模式:计算机(Computer)、汉字信息处理(ChineseCharacterProcessing)和通信(Communication)技术的开发和生产,形成一种相互渗透、技术结合的全新的产品结构,使华光成为办公自动化设备综合生产企业。
  3C模式的确立,使华光迅速地进入到通信领域,找到了新时期发展的又一个支点。
  10多年前的中国,电话不如骑车快。这虽然是句牢骚话,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电信通信处于怎样落后的状态。这还是在城市,虽然很慢但毕竟是有电话。而在广大的农村,电信几乎就是空白。要改变这种落后状态,华光毅然决定下大力量开发通信产品,首先就是以电话程控交换机为突破口。
  1986年12月,华光推出JKQ-3百门程控交换机,这也是国内第一台国产程控交换机,华光成为首家以通信产品接受并通过部级鉴定的企业。此后,华光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模拟程控交换机,并保持了畅销势头。
  随着通信技术数字化发展,华光率先在1991年开发出JSN-1型数字局用程控交换
  机,广泛采用软硬件模块化设计,集成度高,性能稳定,组网灵活,并有可靠的计费系统和远端维护功能,深受广大农村的欢迎。JSN-1程控交换机迅速占领了全国30%的农话市场。
  进入90年代中期,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大潮的影响下,华光果断决定面对21世纪投巨资开发宽带、智能、多媒体通讯设备,特别是通信网中必不可少的ATM(异步传输模式)、SDH(同步光纤传输设备)、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V5(标准接入网接口)等技术设备。
  1995年,华光决定研制BSP-80宽带超节点ATM交换系统。这是一个大投入、高起点的大型智能网络通信平台。它采用最先进的全开放、分布式网络结构,整体设计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华光还启动了与BSP-80相关的一系列重点项目,如ATM接入交换机、大型电信网管系统、宽带光纤用户接入网、局域网多媒体视听系统、宽带专网数字程控交换机等。
  另外,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传输手段之一SDH设备也是华光今年来重点开发的产品,主要用于公众电信网。目前华光已经开发出针对市县级网络的155M和622M的SDH设备,近期将推出2.5G的SDH设备。
  1995年我国提出要把发展CATV光纤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华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1996年着手开发波长为1310nm和1550nmCATV光纤传输系统。目前开发出的波长为1310nm系统是有线电视、电话和数据三网合一传输的公共平台,可传输几十套模拟电视和几百套压缩数字图像信息,适合60公里以内的光纤传输。该系统已大量在河北、山西、江西等地的CATV网络中使用,市场份额正在不断扩大。
  而波长为1550nm的大功率光纤传输系统主要用于远距离大容量的光纤传输,传输距离可达到150公里以上。该系统采用的光外调制和控制技术,解决了1310nm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近,数字SDH光系统造价高、容量小的问题,是我国CATV光纤化发展急需的设备。随着CATV网络的不断完善,网络监控系统需求日趋迫切,增值业务市场潜力增大。为此,华光还研制了包括网管及系统通信控制器等软硬件部分,VOD、因特网接入设备等也正在加紧论证。
  80年代初,华光以超前的眼光和魄力进入通信领域。近20年来积累的科研开发、市场经验和大批人才,为今天的华光迅速跨入广电网市场,成为在21世纪最具市场潜力的广电网的投资主体和设备供应商,奠定了坚实基础。
  明天的华光可以在很高的起点上,进军广电网。

  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华光产品和技术优势的背后是更为宝贵的华光的人才资源。提起华光的人才,不仅包括华光的科研开发人员、技术人员,也包括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全体华光人凭着坚强的意志,不懈的进取,苦心的求索,20年的时间在昔日潍坊一片荒凉的土地上,创造出今天的华光科技。
  70年代末,当时的华光还是个没有任何名气的地方企业,国家计划分配的大中专生很少。于是华光把目光转向市场,开始有偿引进和培训人才,成为国内最早实行公开招聘人才的企业之一。1979年,华光以解决农转非为条件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招聘了28名城市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科技人员,这批人成了后来研制华光电子出版系统的中坚力量。
  现在回过头来看,80年代中期华光之所以能够异军突起,迅速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华光同当时的国内其他企业相比,更重视人才的价值。从1982年开始起,华光先后制定了包括为引进人才提供高标准住房,数千甚至上万元安家费以及相应职务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华光还组织了一个常设的人才招聘小组,除了每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一次招聘活动外,还常年奔波于全国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广罗人才。
  华光富有远见卓识的人才观,为华光聚拢了相当多的精华人才。
  当年748工程的设计和组织者之一,现在华光的总工程师向阳,在来华光之前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教师,调进华光的时候只有33岁。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问他:为什么从北京到潍坊,从北大到华光?
  他的回答很简单:为了热爱的计算机事业和748工程。
  这位当年的拼命三郎,现在已是满头白发。很难想象当年他既要参与总体设计,又要经常承担一般技术指导,甚至还要象普通操作员一样亲自调试样机。华光I型机就是由他亲手调试的。现在回想起当时华光I型机性能不稳定的情景,向阳开心地笑了。他说当时躺在地上调试机器,机器一会正常,一会儿又不行,真的很费劲儿
  现在说起来非常轻松的事情,而在当时却需要超常的毅力。在电子出版系统会战的8年中,向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一次,为了捕捉到外界干扰的信号源,他三天三夜没有离开机房一步,直到最后排除故障。而这样的事情,对向阳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可以说,华光成功的过程,就是全体华光人为企业无私付出的过程。而华光照排和程控交换机令人刮目相看的市场占有率,还要归功于那些不回家的华光人
  使用华光电子出版系统的用户多是报社和出版社,时效性要求很强。多年来,华光的销售和技术支持人员始终保证一旦系统出现问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快速反应。1999年12月4日深夜,山东《半岛都市报》突然发现印刷胶片出不来。华光接到电话后马上作出几套应急方案:一是继续维修,二是送一套照排系统过去,三是将该报纸的版面拿到潍坊日报印刷厂来做。公司上下迅速行动,三个小时内排除了故障。
  营销对任何企业都是件非常艰难的事,就算华光的设备性能再好,市场占有率也并非唾手可得。特别是,华光程控交换机主要市场在农村,而南方省区多崇山峻岭,路也多在悬崖峭壁间。华光营销人员坐长途汽车翻山越岭去农村跑用户,其惊险和劳累可想而知。华光的一位营销人员说,当他有一次行至山腰时,亲眼看到前边一辆车坠下山崖。跑四川的一位营销人员说,就连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所走过的雪山、草地,他们也跋涉过。甚至就连公司级的领导,有时为了深入了解市场情况,在用户门外一站就是半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华光程控交换机30%和照排70%的市场占有率,给了华光人最大的安慰和肯定。
  1994年,在纪念748工程庆祝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的拼搏奉献,为中华争光,就是华光人多年奋进探索的生动写照。
  如今,北大青鸟来了,他们最看中华光的,除了雄厚的科研和产品基础,更看中华光的人才和已经形成的遍部全国的销售网络。这些华光人20年奋斗积累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无疑是今后华光发展广电网事业最宝贵的资源。

  四、北大方正退出到北大青鸟进入
  北大青鸟和华光科技携手,引起证券市场的关注,而对于熟悉北大和华光的人,却无不感到惊讶。华光竟然又和北大走在一起?北大方正和华光不是竞争对手吗?
  748工程是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当时的情况下,单靠哪一个学校、科研部门,哪一个生产单位或使用单位都不可能完成如此重大的项目。
  当时国家电子工业部牵头成立748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新华社、华光(当时的潍坊计算机厂)、邮电部杭州通讯设备厂(现在的东方通信)和无锡计算机厂五个单位参加的748工程会战组。北大负责总体设计,华光参加总体设计、主持部分部件的设计、系统硬件的工艺设计、系统总承、系统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会战时期,北大和华光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从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当时,会战的地点定在北京大学老图书馆的一楼,为了使会战组能早日进驻工作,华光无私地派出人和卡车,带着水泥、砖及木料来到北京大学,日夜施工对图书馆进行改造。
  从华光I型开始,华光和北大的联合攻关取得了一个个突破。1987年年底,由双方联合设计了W和W两块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研制出新的照排控制器。
  基于共同开发的历史,北大和华光共同申报了三项专利:高分辨率汉字字形发生器、照排机和印字机共享发生器和控制器、高分辨率字形的高速旋转方法。最后的专利持有人一共是4个人,北大2人,华光2人。北大方面是王选和吕之敏;华光方面是向阳和汤玉海。
  1988年3月北大新技术公司(北大方正的前身)派8人到华光学习;同年10月北大新技术公司宣布研制成功北大华光电子出版系统并推向市场;1990年北大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华光的合作终止。
  应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748工程造就了中国电子出版行业的两大巨头,也促成了华光和北大的首次合作。今天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华光和同样有北大方正的北大青鸟集团走到了一起,也和北大重新走到了一起。昨天,北大和华光的合作,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划时代的飞跃。明天,青鸟华光,将携手进军广电网市场,铺就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
  华光大事记:
  1974年8月,参加748工程会战组,与北大等5单位一起开发汉字信息处理系统;
  1979年,全国第一台电子出版系统在华光诞生;
  1986年,华光III型电子出版系统通过鉴定,《经济日报》采用该系统,成为第一家采用计算机组版和整版输出的中文报纸,中国印刷业迈出革命性一步;
  1988年,华光IV型系统投放市场,华光照排系统走向成熟;
  1994年,华光VII型系统研制成功,推动了中国印刷业的彩色革命。
  1985年,生产JKQ-3我国第一台全集成电路程控交换机
  1989年,推出JKQ-9我国第一台千门容量程控交换机
  1990年,推出JMD-1我国第一套长途全自动专网程控交换机
  1992年,推出JSN-1我国第一台全数字局用程控交换机
  1997年,BSP-80项目和SDH项目在北京进行封闭式开发;
  1999年,BSP-80在全国九省区开局成功;
  2000年,BSP-80进军国际市场和国内各大通信网;
  BSP-80大专网机开发成功;
  BSP-8038项重大技术成果正在申请专利;
  BSP-80全面启动宽带IP网络功能和产品开发。
                   摘自2000.6.27《上海证券报》



[ 关键词:华光科技系列宣传之二 科技塑造中华之光]
【版权声明】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TOP】
版权:山东潍坊华光高科电子有限公司 2002-2018 鲁ICP备09032618号-5 网站地图隐私保护法律公告联系我们网站管理
网址:www.wfhg.com.cn 电话:0536-8222888 8236921 传真:0536-8298388 手机:13806491159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1088号(华光高科总部) 邮编:261041
三用表检定装置多用表校准仪三表校准仪多功能标准源钳形表检定装置多用表检定装置多用表校正仪多功能校准源多功能校准器电三表校验仪三表校验仪
万用表检定装置万用表校准仪三用表校准仪钳形表校准仪钳形表校验仪多用表校准仪多用表校验仪多功能校准仪多功能校验仪万用表校验仪三用表校验仪
DO30 ┆┆DO30-2┆┆DO30-3 ┆┆DO30-3A┆┆DO30-D ┆┆DO30-IIB┆┆DO30-Q ┆┆DO3020A┆┆DO30B-2 ┆┆DO30A┆┆DO3020W ┆┆DO30-VI┆┆DO30-E ┆┆NM3000┆┆NM5200 ┆┆NM3200┆┆NM5600
供求信息
HG30 ┆┆HG30-IIB┆┆HG30-3 ┆┆HG3020A┆┆HG30-Q ┆┆HG30-3A┆┆HG30A-2 ┆┆HG30A-1┆┆HG5520A ┆┆HG30-VI┆┆
XF30 ┆┆XF30A┆┆XF30A-1 ┆┆XF30A-2┆┆XF30A-3┆┆XF30DQ┆┆XF30-IIA ┆┆XF30B-2┆┆
┆ ┆
在线客服